内容导航:一、厕所门口对联大合集,对联第四副内容含蓄,讲究堪称是夫妻反目厕所对联中的精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自从有了文字,互联先人们就没有让文字寂寞过,网贴每一段历史进程,对联都用文字迸发出了无数精彩纷呈的讲究故事,文字,夫妻反目也通过各种不同的互联形式来展现它的魅力,比如诗歌、网贴小说、对联对联。讲究 相对来说,对联会更加大众化,雅俗共赏,上到皇宫贵族,下到平民百姓,都会吟哦几句,每当春节,在家门口贴上自己写的对联,就是对新的一年最好的祈盼。那么大家知道对联的“厕所文化”吗?厕所门口会被贴上什么对联呢? 图片:平民百姓写对联资料截图 一、对联的特点 最早的对联,据说是由五代后蜀主孟昶发明的,“新年纳余庆,百度站长不能添加域名嘉节号长春”,春节来临,孟昶将对新一年的期望写在了桃符上。短短两句话,相互呼应,字数工整,寓意美好,加上桃符又是古代人们辟邪的好物件,因此被大家看作是“吉祥”之作。 之后对联在生活中不断被传承被改进,被人们写在红色纸上挂在了房间的门梁上,因此也被称为“楹联”,到了明朝,才正式用了“对联”这个名字,而且都被改为贴在门框的两侧,中间横批,有辟邪、祈福、祝愿的意思。 随着对联的广泛流行,在百姓中也得到了认可,当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时候,农村百姓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红火,就会在每个角落都贴上对联,因此在农村,牛棚、鸡舍、狗圈都贴过对联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了,就连厕所,也产生出了充满智慧、乐趣的对联,你都见过厕所门口贴什么对联呢? 图片:贴上对联资料截图 二、厕所门口的对联文化 厕所门口贴对联,古往今来还真不是什么稀奇事,并且随便搜一下,就会蹦出许多很有意思的“厕所对联”。我国文字神奇的地方就在于,原本平平无奇的一件日常小事,却因为文字的修饰,让人对于厕所文化也忍俊不禁,一起来看下几副有名的“厕所对联”。 1、上联:在坑满坑,在谷满谷下联: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 乍一看,第一句“在坑满坑”是非常直白的叙述,我们都知道,以前农村的厕所都是在地下挖一个坑,上面搭几块木板就成了,“坑”是对厕所最简单直白的称呼,可是在这副对联中上下句结合起来,就会发现这副看似描绘厕所的对联其实大有讲究。 《庄子·天运》当中有这样一句话:在谷满仓,在坑满坑。这句话是对当时社会的描述,谷仓都满了,粮食富足,人们生活稳定;厕所的坑都满了,人们一年四季的肥料也不用发愁了,农作物自然长得好。这副对联将原本人们很少注意到的词句用上了,表达了社会的稳定富足。 路不拾遗,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,是出自《韩非子》,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好,百姓不愁吃穿,生活富足,自然没有小偷,晚上不关门,也不会丢东西了。 这副对联雅俗共赏,从日常吃喝拉撒说起,引经据典,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向往,贴在厕所门口是不是特别适合呢? 图片:对联“在坑满坑,在谷满谷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”剧照 2、上联:有小便宜下联:得大解脱 这副只有八个字的厕所对联,寓意可不简单,我国文字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标点符号,所以很多古文断句的地方不一样,读来的意思那真的是大相径庭,这副对联也有这样的奇妙之处,两处断句,两种意境。 第一种:有/小便宜,得/大解脱。 便宜,在现代人嘴里一般是读作第二声,指的是能够捞到一些意外的好处,但是在佛经处,这里的解释就大不相同。佛经中,“便宜”应该是读第四声,是方便之门的意思。 佛法讲究的是悟和度,度人也是一种成就自己的方式,想要度人就要用一种他人最为方便的方式,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。用他人最适合的办法度人,让他人得到解脱,这才是佛最愿意看到的。 而厕所是人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,能够让人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放松解脱,这何尝不是在做好事呢?加入了佛经的禅意,片刻间建造厕所和上厕所都成了神圣的事情了。 第二种:有小便/宜,得大解/脱。这样的断句方式读来就是大俗:有小便的想法了,这个地方很适合,接下去就是宽衣解带,让这些污水都脱身而去。这样看来,这副对联贴在厕所门口应当是最适合的了,毕竟能够将上厕所描述得如此直接,也真的是很有意境了。 图片来源于网络:对联“有小便宜得大解脱” 3、上联:再忙也需来这里,偶听雨打芭蕉,蛙儿入水响叮咚;下联:减负还要来此地,从不斤斤计较,白纸里面有文章。 这副对联就非常有意思,很适合用在农家乐厕所门口,能够将如厕写得如此有诗情画意,真的是不简单。 上联第一句,表明了每个人不论什么身份从事什么工作,上厕所还是必须亲自去。 接下去两句生动的描绘了撒尿的声音,读来是否声临其境?下联则侧周描写了排大便,但是最后一句太过直白,饭点还是不要看了。 这副对联字数较多,描写生动形象,虽然不知道出自于何人之手,但是高手在民间是肯定的。 图片来源于网络:农家乐厕所 4、上联:成文自古称三上下联:作赋于今过十年 前面几副对联,字里行间确实过于直白了些,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副对联就内涵了许多,甚至很多人会怀疑,这和上厕所没有任何关联的对联,怎么会贴在厕所门口呢?这就要来说说写这副对联的人的高明之处了。 写这副对联的人叫魏祥,是个才子,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就中了举子,只有二十出头就当了官,虽然年轻,但是魏祥也不是只会读八股文的人,对欧阳修的文学作品很有研究,还悟出了人生哲理。 欧阳修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研学的人,他曾经说过,他点子最好的时候是在枕头、厕所、马上,这就是上联的“三上”;欧阳修写《三都赋》的时候,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,不管去哪都拿着纸笔随时记录,就算是走到厕所门口,如果有了灵感,也会不顾一切的停下来,在厕所旁将自己脑中勾勒出的文字记录下来。 图片来源于网络:欧阳修画像 正是有了欧阳修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,才有后来的《三都赋》,魏祥用欧阳修的典故写成了厕所对联,不外乎就是想要告诫后人,如果真的想要用心学习,厕所门口也是学习的地方,只是这样深奥的“厕所对联”,真正能悟出的没有几人吧? 文章作者:子皓君 二、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是什么贴对联的风俗与讲究有如下: 在张贴春联时,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。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,根据格律规定,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(普通话三声、四声)结尾,下联则是平声字(普通话一声、二声)结尾。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,下联贴在左边,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。之所以这样张贴,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,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。 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: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,当春联撕破后,就会升上天庭,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,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。 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,把旧春联撕破,表示破除不好的运,有除旧布新的意思。 三、对联的贴法有什么讲究吗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,上联一般未尾一字都在Ⅴ丶三声或四声,上联未尾一字在一/一声或二声,别粘反了。 四、贴对联的讲究是什么1、首先春联必须是有上联、下联和横批,不然就不是一幅完整的春联。 2、对联的颜色要注意,普遍见到的是红色,代表喜迎,还有白色、黄色、紫色、绿色和蓝色等,代表祭祀,所以不要乱用。 3、春联一般字数多为单数,单数象征吉祥。 4、根据习俗,上联要贴在上方位,就是面对家门时的右手方向,下联要贴在下方位,即面对家门时的左手方向,两联眉头平齐,对称距离适当,横批在两联上方中间位置。 5、根据对联的内容选择贴的场所,比如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门”就要贴在年长者的门上,“喜居宝地千年旺,福照家门万事兴”就要贴在家里大门上,不能用在学校、医院等场所。对联意思不符,就会贻笑大方。 |